环境应急救援人员的作业状态不同于任何其他正常状态下工作的人员,在人、机、环这个均衡系统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这个安全生产的zui后屏障也就成为他们的重要生命线。
一、个体防护要求
国家对不同的生产作业场所均有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样应适用于应急救援人员,个体防护用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采取不同方法,保护肌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伤害,从而达到防护目的的用品。要求如下:
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需穿載防尘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帽、防尘服等。
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毒用品;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有物体打击危险的工作场所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
层高2m以上作业的场所必须系安全带。
从事可能造成对眼睛伤害的作业,必须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具。
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辗、夹卷伤害的作业,必须穿戴全身工作服,女工必须戴防护帽,不能戴防护手套,不能佩戴悬露的饰物。
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从事接触酸碱的作业,必须穿戴防酸碱工作服。
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使用救生用具。
易燃易爆场所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从事电气作业应穿绝缘防护用品,从事高压带电作业应穿屏蔽服。
)高温、高寒作业时,必须穿戴防高温辐射及防寒护品。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需注意:
必须穿戴经过认证的合格的防护用品。
须确认穿戴的防护用品对将要工作的场所的有害因素起防护作用的程度,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等。
要严格按照护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极限使用,不能使用替代品。
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
使用完防护用品要进行清洁,防护用品要定期保养。
防护用品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容器内。
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要求应高于一般作业人员要求,尽管救援时有个别情况影响正常穿戴或使用个防护用品,但也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救援人员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的本领,切不可冒险蛮干。高温、高寒、高尘、高噪声时要及时更换救援人员,使其TWA值不超过阈限值。
二、化学事故救援人员应达到个体防护分级
A级防护要求:事故生窒息性或刺激性毒物,该事故区域对生命及健康有即时危险(即在30min内发生不可修复和不可逆转伤害)化学事故中心地带;毒源不明的事故现场等的事故救援人员。
B级防护要求:事故产生不挥发的有毒固体或液体,该事故区域对生命及健康的危害小于A级的事故救援人员;
C级防护要求:治疗已经脱离化学事故现场的伤害者,尽管伤害者所沾染的毒物不足以对他人造成威胁的临床急救人员。
各级医院急诊科或门诊也要配备少量B级防护服装。因为救援的不仅是现场已经除去沾染的事故伤害者,也要救援自己前来就诊没有经过清除的事故伤害者。医院急诊科要有专门的空间来对可疑的带有化学沾染物的事故伤害者进行洗消。
需要注意的是,C级防护所用的面具的滤毒罐(盒)需要定期更新,每种类型的面具的使用期限同不,这和毒物的种类、浓度、使用者的活动情况等有关。超过使用时限的滤毒罐(盒)中的活性炭失去吸附作用,会使吸入的化学毒物穿透而进入人体,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